chia连不上钱包 “声东击西”,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六计。作为军事大家,毛泽东深谙“声东击西”之妙:“我们可以人工地造成敌军的过失,例如孙子所谓‘示形’之类(示形于东而击于西,即所谓‘声东击西’)。”“错觉是什么呢?‘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是错觉之一例。‘声东击西’,是造成敌人错觉之一法。在优越的民众条件具备,足以封锁消息时,采用各种欺骗敌人的方法,常能有效地陷敌于判断错误和行动错误的苦境,因而丧失其优势和主动。” 6月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政治部向全党、全军发出通知,将《甲申三百年祭》作为全党的整风文件,供党内学习。 8月下旬,郭沫若收到周恩来从延安托人捎来的延安出版的《屈原》剧本和《甲申三百年祭》的单行本。郭沫若看后备受鼓舞,当晚致信毛泽东、周恩来及延安的朋友,感谢他们对自己的鼓励和鞭策。 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王若飞指示文工会党组织,动员文化界知名人士发表对时局的宣言。郭沫若、阳翰笙、冯乃超、杜国庠对此作了研究,然后在天官府7号和4号又召开两次会议研究,公推邓初民、翦伯赞各自起草一份宣言草稿。初稿草拟好后,朋友们看了觉得意犹未尽,也有不太恰切之处。于是,又推定郭沫若执笔重新起草宣言稿,即《文化界对时局进言》(又称《民主宣言》),全文1850字,提出召开各党各派公正人士参加的“国是会议”,组织“战时全国一致政府”,实现民主的六条要求:废除一切限制人民活动的法令,恢复人民集会、结社、言论、出版、演出等的自由;取消一切党化教育措施,保障学术研究与文化活动的自由;停止特务活动,切实保障人身自由,释放一切政治犯及爱国青年;废除一切军事上对内相克的政策,枪口一致向外,集中所有力量从事反攻;严惩一切贪赃枉法之狡猾官吏及囤积居奇之特殊商人,使国家财力集中于有用之生产与用度;取缔对盟邦歧视之言论,采取对英、美、苏平行外交。宣言旗帜鲜明,与国民党专制统治、反共反苏政策针锋相对,要求民主、团结态度坚决。 利用报刊宣传先进典型的同时,胡耀邦还注意批评落后现象。1950年5月7日,特务放火烧毁了行署部分职工宿舍,报社计划在《川北日报》11日头版头条刊发消息。胡耀邦审稿时,在消息之后加上“我们可以断定这是匪特有计划的破坏行为。但是,领导上的思想麻痹疏忽,也是造成该失火事件的原因之一”,并让报纸配发了短评《记取惨痛的教训》。随后,川北区党委副书记赵林所作的检讨《行署的失火事件,是由于领导上麻痹和警惕性不够的结果》在报纸上刊出后,引起强烈反响。16日,康工弟揭露南充市税务局4个干部看戏无票,戏院让其补票,他们就以查处印花税为名进行报复的稿件,报社送审时,胡耀邦说:“复查如属实,登报批评,刹住此风。”24日,刊载了市税务局局长郭子玉的检讨。胡耀邦非常重视,立即召开党委会议,制发《关于在党报党刊上加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指示》。26日,报纸又刊载了批评岳池县城北镇工作队违法扣押、分家,影响征粮,造成不良后果和批评川北医院官僚主义作风的稿件,并配发《严格整顿队伍,反对强迫命令》的评论。次日,又编发了批评岳池县委书记杨明正、组织部长于力领导作风存在问题的稿件,同时刊载了行署财政处长张禅龄接受群众批评所作的检讨,并配发《发扬自我批评》的短评。6月5日,报纸又刊载了行署要求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应以正确态度对待人民群众的批评、控告的训令。随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在川北区蔚然成风。